短短一个月内,朝鲜外相崔善姬两度踏上访华行程,4天的密集活动里,她不仅与中国外长王毅深入会谈,更带来了金正恩的重要口信。 这反常的访华频率、特殊时间点(恰逢朝鲜劳动党建党80周年阅兵筹备),再加上涉及中朝协作、核政策的关键信息,处处透着不简单。 美俄日韩到底该从这趟行程里读出哪些信号? 崔善姬此次访华,首先把中朝协作的基调定得明明白白。 会谈中,她带来了金将军的“口信”。 她表示,朝鲜领导人指出:“无论世界如何变化,朝中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感情不会改变,不断深化和发展朝中关系是朝方的坚定立场。”
而中方也积极回应,明确强调“发展中朝关系是战略方针”。 要知道,这是她一个月内第二次访华,如此高频互动,显然不是简单的礼节性往来。
结合此前金正恩出席中国抗战胜利纪念活动、中方多次在国际场合力挺朝鲜安全关切的过往,不难看出,中朝正在通过密集沟通,进一步夯实“反对霸权、维护地区和平”的共识,尤其是在美西方持续对两国施压的背景下,这种协作更像是在织密一道“安全屏障”。 更值得关注的是,崔善姬还把金正恩的“新对外政策构想”带到了谈判桌前。
这套构想里,“以朝鲜为地区外交中心”“先发制人回应威胁”“主动引导国际局势”三大支柱,透露出朝鲜外交的明显转向,从过去的“被动防御”变成如今的“主动出击”,核心目标就是谋求国际社会对其拥核国地位的认可。 而这一构想,恰好与中方“维护东北亚稳定、打破美国遏制”的诉求不谋而合:中方需要稳定的周边环境推进发展,朝鲜需要中方在国际舞台上的声援,双方的核心利益在此刻形成了完美契合,这也是此次访华能快速达成共识的关键。
这趟行程还牵出了一连串让美俄日韩不得不细品的连锁反应。 对 俄罗斯 来说,朝鲜正筹备建党80周年阅兵,此前有消息称朝鲜希望中俄高层出席,如今俄方代表人选已露端倪,中方代表级别却仍未明确。
这背后既关乎三国在东北亚的互动节奏,也暗藏地区影响力的微妙平衡。 对 美国 而言,崔善姬访华期间,金正恩对特朗普的“特殊评价”称他们之间有美好的回忆、朝鲜高层时隔7年参与联大会议的动作,都像是在释放“可接触”的信号。 但中朝协作的升级,又直接打破了美国“孤立朝鲜、牵制中朝”的遏制计划,接下来美朝是否会重启对话、如何应对中朝联手,都是难题。
对 日韩 来说,朝鲜“主动出击”的外交姿态,加上中朝协作的强化,让东北亚安全格局变得更复杂,如何在美朝博弈中自处,成了新的考验。 从短期看,崔善姬这趟访华,让中朝在政治沟通、经贸合作上的联动会更紧密,尤其是在朝鲜阅兵、年底联大等关键节点,两国或有更多协同动作。 从长远看,这不仅是一次双边外交互动,更像是东北亚格局重塑的“催化剂”,中朝用协作破局,美俄日韩各自调整策略,未来这片区域的和平稳定,或许就藏在这次访华传递的每一个细节里。
说到底,崔善姬一月两访华带的不只是口信,更是朝鲜对地区格局的新期待、中朝应对挑战的新共识。 对美俄日韩而言,读懂“细品”这些信号,不仅是理解当下,更是把握未来东北亚走向的关键。毕竟,这片土地上的每一次外交动作,都可能牵动全局。
今日头条中国新闻周刊
央视新闻
迎尚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